一次單元諮商模式 Q&A
Q1:認識一次單元諮商模式:
当你只有一次机会去和来访者会谈时,你会做些什么?
王智弘老師接受上海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职业心理健康中心越洋專訪 (2015/03/03)
A1:
4月11日,来自台湾的王智弘博士将在上海进行 “一次单元咨询模式”的两天工作坊。作为国际EAP协会(EAPA)的认证课程,“一次单元模式”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华人心理咨询本土化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方法。在台湾,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咨询、心理热线、学校、社区以及EAP的咨询中。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一次单元模式”我们对王智弘博士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访谈。
EAP:能不能简单地和我们谈谈,什么是一次单元模式的咨询?是通过一次咨询就搞定来访者的意思吗?
王:“一次单元模式”不是只做一次,而是要做好每一次。打个比方,“一次单元模式”的每一次咨询就像一个单独有动力的火车车厢,如果有很多节这样的车厢一起,那么咨询的效果会更强。但很多时候,比方说你在接心理热线,或你通过网络进行咨询,你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和你的当事人沟通,从当事人福祉考虑的角度,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让这次咨询有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一次单元模式”回答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EAP:让每一次咨询都起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它有一些条件。为了让咨询更有效率,我们强调结构性的咨询模式,良好咨询关系,和问题解决导向。“一次单元模式”咨询的目标有两层,表层的目标是问题解决,深层的目标是当事人生命意义和自我力量的发掘。通过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我们让他收获信心和自我力量;而帮他发掘自己的生命意义和自我力量,才有可能让咨询的效果更持久。
当事人的问题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所以重点是让他可以带着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希望感往前走。很多人都买股票,股票跌得很惨的时候,往往在某个点上会触底反弹。咨询的会谈起到就是那个反弹点的作用。让当事人看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发现自己有力量可以去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所以用“一次单元模式”的方法,咨询有时候会很有戏剧性,个案在咨询结束的时候会体会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EAP:做到这点会不会很难呢?特别是新手咨询师用这种方法会不会感到压力很大?
王:其实不会,一次单元模式是一个结构化的方法,所以当你掌握那个结构之后,和其他的方法相比,做起来反而会比较平顺。我的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一次单元模式为什么能在一次咨询中就起效。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人过来问你说他家的房子要拆掉重建,把房子拆掉重建是一个多么复杂麻烦的事情,要很久,花很多钱。一次单元模式谈完之后,他发现他不需要打掉重建,他开开心心走了。所以这是一次单元模式的方式,就是我们并不是真的要帮他想着怎么把房子拆掉再重建,最重要的其实是转念,不是每个问题真的都在咨询中被解决,而是他觉得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EAP: 那如果我是一个倾向于做长程的咨询师,比如精神分析,一次单元模式对我的工作是不是就不适用或没有意义?
王: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反过来问你,作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如果你的来访者和你仅有一次面谈的机会,那你会怎么做?你要怎么帮他?难道你就不做了吗?而这就是一次单元模式的意义所在。我们很强调咨询的设置,疗程,一贯性,但现实的情况是,你就仅有可能与他谈一次。所以我们就需要抓好这仅有的一次谈话的机会,考虑可以怎么做让他更有可能受益。
所以一次单元他是一个咨询模式而不是流派。他并不排斥各种其他的取向和方法。而不管什么流派和取向,他们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如何在会谈时间和沟通方式受到局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帮助来访者。
EAP:那它和我们熟悉的焦点解决以及叙事这些后现代方法有什么不同?
王:一次单元模式使用的咨商技巧是比较后现代和短期取向的。作为短期取向的工作方式,我们会使用焦点解决,叙事等后现代的方法,但这主要是用在问题解决的部分。我们之前提到,做一次单元有表层目标和深层目标。那么表层目标是问题解决,这些是使用許多后现代的方法的。深层目标帮助来访者发掘生命意义和自身力量,这些其实是存在主义取向的,更多的借鉴使用意义疗法等存在主义的疗法。就好像一个夹心巧克力,外面是后现代的,里面的芯是人本存在主义的。
EAP:大家对您更熟悉的是在咨询伦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怎么会创立了“一次单元模式”这样的短期咨询方法?
王:最早是在90年代初,我刚刚服完兵役,来到彰化师范大学当助教。我们去社区的咨询中心做顾问,帮助训练热线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们可能通常没有很好的心理学专业训练的背景,他们面对的热线求助者常常是一些弱势的群体,他们面临一些困难的问题,情绪上很痛苦。我于是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些相对缺乏经验的志愿者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帮助到求助的人。于是就发展出“一次单元模式”的最初雏形,当时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的。
90年代末,我开始做网络咨询。我们在台湾对来访者进行网络上的心理咨询救助的时候,来访者在咨询完之后就会对咨询的效果进行一个评估反馈。我就发现,按照传统的方法,咨询的效果并不好。网友善变,很多的网友求助,他感觉效果不好,他就不来了。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咨询在一次里面就让来访者感到有效。我想起了90年代初在社区培训志愿者用到的方法,加以丰富发展。
我是研究咨询伦理的,我感觉到不管是在网络上做心理咨询或是面对热线的求助者,不改变咨询的方式的话,没法很好的顾及当事人的福祉,那这就是有悖咨询伦理的。为了当事人的需要去考虑,我们需要为他们量身打造符合他们需要的心理咨询工作模式。
EAP:您说到“一次单元模式”是一个华人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实践?
王:对,一次单元模式里面最关键的是黄帝内经的概念。然后大概在10年前,我的生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折,我开始把西装收起来穿中式服装,开始去上易经课,开始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这个时候我开始讲黄帝内经的思想来理解“一次单元模式”。《黄帝内经》讲“上药、中药、下药”。“上药”是精气神,帮助当事人找到他的生命意义和自我力量;“中药”是五谷杂粮,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药,帮助他改变和调整生活方式;下药是针灸,百草,就是帮他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好比他在发烧,你要给他退烧。《黄帝内经》个概念贯穿其中,所以“一次单元模式”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工作方法。
所以你看到一开始我发展这个方法的时候有的只是有一个骨架,到90年代末的时候开始有血肉,到后来才有了精神与灵魂。
EAP:目前一次单元模式在台湾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应用广吗?在哪些领域里有应用?
王:在台湾最主要的是在网络以及电话热线咨询中,EAP咨询等不主动付费的设置中,而在私人执业的咨询中可能会比较少用到。当然对于私人执业者来说,如果能够在早期用一次单元模式来帮助来访者,他就可能和来访者建立很好的关系和信任,在之后用更长期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这个方法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所有的咨询师更好的提升来访者的复诊率。
EAP:您对一次单元模式咨询有做咨询效果的研究和跟踪吗?有没有研究过那一类的问题可能用一次单元是会非常有效的?
王:我没有做过所有类型的效果研究。但有几类问题经实征研究证明是效果很好的,一类是人际关系不佳的问题,还有情绪困扰,抑郁焦虑的情况。很意外的是,很多咨询师和其他方法都觉得很难处理的,但我们处理下来效果很好的,就是网络成瘾的问题。对于网络成瘾的问题我们是有做一些实证研究,效果很好,这一定是和一次单元模式的核心概念有关的。很多网络成瘾的当事人无法自拔,对自己的改变是比较不报希望的,他想改变但他很悲观。我们通过让他感觉问题有可能解决,让他对自己有信心,让他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找到一些方向,产生一些力量。
我自己的临床感觉是,用一次单元模式去和很多来访者一起工作,效果来的比一些传统的方法更快。
EAP:我注意到在网络上的一篇“一次单元模式”的文章,作者是您和您太太。所以这个方法是你们一起合作创立的吗?
王:我的太太因也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研究者,她是我重要的合作者,也是我的很多研究和方法的第一个听众,很多的方法和文章都需要经过她的检验才能出品(大笑)。
EAP:发展“一次单元模式”的方法这么多年,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王:越是本土化的方法,越能真正帮到我们自己的来访者。
4月11日,来自台湾的王智弘博士将在上海进行 “一次单元咨询模式”的两天工作坊。作为国际EAP协会(EAPA)的认证课程,“一次单元模式”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华人心理咨询本土化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方法。在台湾,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咨询、心理热线、学校、社区以及EAP的咨询中。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一次单元模式”我们对王智弘博士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访谈。
EAP:能不能简单地和我们谈谈,什么是一次单元模式的咨询?是通过一次咨询就搞定来访者的意思吗?
王:“一次单元模式”不是只做一次,而是要做好每一次。打个比方,“一次单元模式”的每一次咨询就像一个单独有动力的火车车厢,如果有很多节这样的车厢一起,那么咨询的效果会更强。但很多时候,比方说你在接心理热线,或你通过网络进行咨询,你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和你的当事人沟通,从当事人福祉考虑的角度,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让这次咨询有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一次单元模式”回答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EAP:让每一次咨询都起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它有一些条件。为了让咨询更有效率,我们强调结构性的咨询模式,良好咨询关系,和问题解决导向。“一次单元模式”咨询的目标有两层,表层的目标是问题解决,深层的目标是当事人生命意义和自我力量的发掘。通过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我们让他收获信心和自我力量;而帮他发掘自己的生命意义和自我力量,才有可能让咨询的效果更持久。
当事人的问题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所以重点是让他可以带着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希望感往前走。很多人都买股票,股票跌得很惨的时候,往往在某个点上会触底反弹。咨询的会谈起到就是那个反弹点的作用。让当事人看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发现自己有力量可以去面对未来的困难和挑战。所以用“一次单元模式”的方法,咨询有时候会很有戏剧性,个案在咨询结束的时候会体会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EAP:做到这点会不会很难呢?特别是新手咨询师用这种方法会不会感到压力很大?
王:其实不会,一次单元模式是一个结构化的方法,所以当你掌握那个结构之后,和其他的方法相比,做起来反而会比较平顺。我的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一次单元模式为什么能在一次咨询中就起效。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人过来问你说他家的房子要拆掉重建,把房子拆掉重建是一个多么复杂麻烦的事情,要很久,花很多钱。一次单元模式谈完之后,他发现他不需要打掉重建,他开开心心走了。所以这是一次单元模式的方式,就是我们并不是真的要帮他想着怎么把房子拆掉再重建,最重要的其实是转念,不是每个问题真的都在咨询中被解决,而是他觉得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EAP: 那如果我是一个倾向于做长程的咨询师,比如精神分析,一次单元模式对我的工作是不是就不适用或没有意义?
王: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反过来问你,作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如果你的来访者和你仅有一次面谈的机会,那你会怎么做?你要怎么帮他?难道你就不做了吗?而这就是一次单元模式的意义所在。我们很强调咨询的设置,疗程,一贯性,但现实的情况是,你就仅有可能与他谈一次。所以我们就需要抓好这仅有的一次谈话的机会,考虑可以怎么做让他更有可能受益。
所以一次单元他是一个咨询模式而不是流派。他并不排斥各种其他的取向和方法。而不管什么流派和取向,他们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如何在会谈时间和沟通方式受到局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帮助来访者。
EAP:那它和我们熟悉的焦点解决以及叙事这些后现代方法有什么不同?
王:一次单元模式使用的咨商技巧是比较后现代和短期取向的。作为短期取向的工作方式,我们会使用焦点解决,叙事等后现代的方法,但这主要是用在问题解决的部分。我们之前提到,做一次单元有表层目标和深层目标。那么表层目标是问题解决,这些是使用許多后现代的方法的。深层目标帮助来访者发掘生命意义和自身力量,这些其实是存在主义取向的,更多的借鉴使用意义疗法等存在主义的疗法。就好像一个夹心巧克力,外面是后现代的,里面的芯是人本存在主义的。
EAP:大家对您更熟悉的是在咨询伦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怎么会创立了“一次单元模式”这样的短期咨询方法?
王:最早是在90年代初,我刚刚服完兵役,来到彰化师范大学当助教。我们去社区的咨询中心做顾问,帮助训练热线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们可能通常没有很好的心理学专业训练的背景,他们面对的热线求助者常常是一些弱势的群体,他们面临一些困难的问题,情绪上很痛苦。我于是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些相对缺乏经验的志愿者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帮助到求助的人。于是就发展出“一次单元模式”的最初雏形,当时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的。
90年代末,我开始做网络咨询。我们在台湾对来访者进行网络上的心理咨询救助的时候,来访者在咨询完之后就会对咨询的效果进行一个评估反馈。我就发现,按照传统的方法,咨询的效果并不好。网友善变,很多的网友求助,他感觉效果不好,他就不来了。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咨询在一次里面就让来访者感到有效。我想起了90年代初在社区培训志愿者用到的方法,加以丰富发展。
我是研究咨询伦理的,我感觉到不管是在网络上做心理咨询或是面对热线的求助者,不改变咨询的方式的话,没法很好的顾及当事人的福祉,那这就是有悖咨询伦理的。为了当事人的需要去考虑,我们需要为他们量身打造符合他们需要的心理咨询工作模式。
EAP:您说到“一次单元模式”是一个华人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实践?
王:对,一次单元模式里面最关键的是黄帝内经的概念。然后大概在10年前,我的生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折,我开始把西装收起来穿中式服装,开始去上易经课,开始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这个时候我开始讲黄帝内经的思想来理解“一次单元模式”。《黄帝内经》讲“上药、中药、下药”。“上药”是精气神,帮助当事人找到他的生命意义和自我力量;“中药”是五谷杂粮,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药,帮助他改变和调整生活方式;下药是针灸,百草,就是帮他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好比他在发烧,你要给他退烧。《黄帝内经》个概念贯穿其中,所以“一次单元模式”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工作方法。
所以你看到一开始我发展这个方法的时候有的只是有一个骨架,到90年代末的时候开始有血肉,到后来才有了精神与灵魂。
EAP:目前一次单元模式在台湾的使用情况是怎样的?应用广吗?在哪些领域里有应用?
王:在台湾最主要的是在网络以及电话热线咨询中,EAP咨询等不主动付费的设置中,而在私人执业的咨询中可能会比较少用到。当然对于私人执业者来说,如果能够在早期用一次单元模式来帮助来访者,他就可能和来访者建立很好的关系和信任,在之后用更长期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这个方法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所有的咨询师更好的提升来访者的复诊率。
EAP:您对一次单元模式咨询有做咨询效果的研究和跟踪吗?有没有研究过那一类的问题可能用一次单元是会非常有效的?
王:我没有做过所有类型的效果研究。但有几类问题经实征研究证明是效果很好的,一类是人际关系不佳的问题,还有情绪困扰,抑郁焦虑的情况。很意外的是,很多咨询师和其他方法都觉得很难处理的,但我们处理下来效果很好的,就是网络成瘾的问题。对于网络成瘾的问题我们是有做一些实证研究,效果很好,这一定是和一次单元模式的核心概念有关的。很多网络成瘾的当事人无法自拔,对自己的改变是比较不报希望的,他想改变但他很悲观。我们通过让他感觉问题有可能解决,让他对自己有信心,让他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找到一些方向,产生一些力量。
我自己的临床感觉是,用一次单元模式去和很多来访者一起工作,效果来的比一些传统的方法更快。
EAP:我注意到在网络上的一篇“一次单元模式”的文章,作者是您和您太太。所以这个方法是你们一起合作创立的吗?
王:我的太太因也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研究者,她是我重要的合作者,也是我的很多研究和方法的第一个听众,很多的方法和文章都需要经过她的检验才能出品(大笑)。
EAP:发展“一次单元模式”的方法这么多年,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王:越是本土化的方法,越能真正帮到我们自己的来访者。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职业心理健康中心高級諮詢顧問 殷實整理)